??机器嗡鸣,刀头在程序驱动下精准移动。在沈鼓集团转子车间,数控铣工组组长王群熟练地打开MES(制造管理系统),对照高清电子图纸,在数控机床上调整参数,开始新一轮的生产工作。
??“数字化车间建成以来,每年可节约纸张190余万张。以往生产制造环节需要打印的工艺指令单和图纸,现在都通过MES进行分发,不仅清晰度高、可无损放大,还能将任务实时分配至每一台设备,大大提高了效率。”沈鼓集团转子车间副主任于晃介绍。
??“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,要优化提升传统产业。落实全会精神,推动技术改造升级,促进数智化转型是关键。”于晃说,“以前需要大量的统计人员,负责统计车间各个班组每天、每月的工时,以此分析当月产能。现在所有统计由MES实时输出,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。”
??数字化带来的提升,还体现在设备管理与生产调度方面。在车间管理中,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——OEE(设备综合效率),用来衡量设备利用率以及加工效率。
??在沈鼓数字化车间运营管理系统大屏幕上,转子生产进度、关键件完成率、一次交检合格率、工作总量分析等各项指标错落有致、闪烁跳动。“全会对发展智能制造提出了更高要求,我们车间的关键核心设备联网率达到了100%,制造数据完全实现数字化采集和传输,并且实时更新,便于管理人员掌握当前设备工作状态与加工效率。”于晃又补充道,“高效的任务分配与生产调度系统就像一台‘新引擎’,驱动整体生产效率提高了20%至30%。”
??不仅在生产制造环节,在产品的后期维护和客户服务方面,数字化系统更发挥着提前预警的重要作用。“我们足不出户,就能全面掌握机组在客户现场的运行状况。通过监测振动、压力、温度、流量等一系列参数,可以精准识别潜在问题与风险,并及时向用户发出预警。”在沈鼓云平台设备健康监控中心,信息数据中心主任郝玉明说,沈鼓集团10年前就开始建设大型机组远程在线监测与智能诊断系统,截至目前,平台已经实现了1万多台大中小型设备的远程在线监测和智能诊断。据不完全统计,每年可为用户避免损失近10亿元。
??装备制造业是辽宁的优势产业,充分释放其潜力,推动其向智能化、绿色化、融合化方向发展,是大势所趋。“发展智能制造、绿色制造、服务型制造,不仅是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具体要求,也是沈鼓集团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贯追求。”郝玉明说。
| 版权所有:即时比分 | 主办单位:即时比分办公厅 |
| 地址: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-9号 | 邮编:110032 |
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372号 |
网站标识码:2100000037 |
| ICP备案序号:辽ICP备05023109号 | 联系邮箱:mhwz@yaoyejob.com |

